直播吧 - 欧洲杯直播_CCTV-5在线直播|NBA直播

竞技体育前景十篇

  竞技体育前景篇1

  本文作者:于文谦崔国文工作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特征及角色定位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态势从奥运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当前竞技体育的发展特征。首先,奥运项目分布呈现非均衡性特征。从奥运金牌的分布情况来看我国优势项目十分有限,基本集中在跳水、体操、乒乓球、羽毛球、射击、举重、蹦床、女子柔道等项目上,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这些项目所得金牌占到总金牌数82%强。纵观我国历届奥运会成绩这一特征同样显著。从1988年到2000年之间我国射击、乒乓球、体操、跳水和举重等5个优势项目的运动员在5届奥运会中共获得金牌60块,占80块金牌总数的75%。另外,我国竞技体育在国内项目布局、运动成绩、运动队建设、市场发育等方面存在非均衡发展特征。其次,强项不强,弱项不弱。所谓的强势项目与弱势项目是从项目自身国际影响力而言的。目前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会员数超过200以上的奥运比赛项目主要有足球(208)、田径(210)、篮球(212)等。这些项目较为集中地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所以受到各国运动爱好者的追捧,普及度极广,因此国际影响力更大,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强势特征故称为强势项目。而弱势项目则指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员数处于在100个左右的项目,如赛艇(112)、击剑(108)、棒球(108)等,强势项目与弱势项目在金牌设置上并无区别,但无疑只有在体育强势项目上具有竞争优势的,才算得上真正的竞技体育强国。[5]根据这一惯例,我国优势项目跳水(155个)、体操(125个)、乒乓球(186个)、羽毛球(147个)、射击(154个)、举重(115个)和女子柔道(187个)等基本都不在强势项目之列。没有一个大项国际联合会数目超过200个。呈现出典型的强项不强,弱项不弱的分布趋势。最后,培养模式奉行“举国体制”。我国当前奥运选手的培养基本沿用“举国体制”的方式。实践证明,这一模式为我国的金牌战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然这种体制也带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大量资源集中发展优势项目后,其他项目需要的资源必定被剥夺或者减少,自己的优势项目潜力挖掘殆尽之后,可以拓展的夺金面必然受到限制。国家角色定位角度之下的竞技体育特征诠释竞技体育是国家事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大背景下的具体表现,从竞技体育的发展态势中也能窥视出国家定位的思路。同理,国家发展思路决定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式与发展特点。首先,竞技体育的非均衡性是我国当前的错位竞争思维的具体体现。所谓错位竞争是指避开竞争对手的早已经确立的优势,集中精力做好对手没涉及或者没注意的领域快速确立相对优势竞争地位的一种竞争策略。我国尽管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在产业布局、经济实力、国民富裕程度、受教育程度以及法制建设等软硬件上离发达国家还有着明显差距。总理在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提到: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属性没有改变,虽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因而我国只能灵活运用错位竞争,不断创新思维,在狭缝中不断积蓄力量,以求成长。竞技体育项目非均衡性发展是我国国家角色定位的具体反映,也是金牌效应下的必然选择。尽管我国竞技体育得以快速发展,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上成功登顶。但同体育强国还有巨大差距,项目分布不均衡、不合理,夺金点狭窄,在强势项目上发展仍处于落后状态,超越美国只是形式上的领先,无论是奖牌总数、分布趋势还是国内人才储备、资金支持等仍然有着巨大差距。我国竞技体育之所以在当前世界列强激烈竞争、摩擦不断的大环境下取得不菲成就与我国积极拓展发展道路,充分运用错位竞争这一思路是分不开的。体坛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有弱有强,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我国竞技体育的总是立足本身特点,在国际体坛变化中不断寻求发展薄弱点,予以重点公关以求金牌效益最大化。以蹦床为例,我国因为同项群项目水平较高,且开展较早,因此这一领域中很快的占得先机取得不俗战绩。其次,知识经济时代产品附加值的高低决定了产品利润。出于文化、体制、历史等的原因,我国尖端技术多靠自力更生,在很多先进领域中我国仍处于落后状态,在经济方面,我国长期拥有8%左右的增长速度、低廉的劳动力所带来的人力优势和广阔的国内市场,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生产产品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与资源性的,附加值低,与美国、欧盟、日本处于世界经济的中心位置相比尚处于地位,对世界经济影响力有限。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长,但中国的外交手段仍显单一,且资源有限。在文化方面,在西方眼里,中国儒家文明被视为会引起冲突的世界七大文明之一[3]。当前我国国家角色定位决定了竞技体育的强势不强的尴尬态势——这些强势项目普及较高,各国投入较多,关注较广。限于资金、技术、人才的不足,我国想在田径、足球、篮球等强势项目困难远比发展乒乓球、羽毛球等弱项难度要大的多。基于以上原因,出于金牌战略分布的考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重点放在适合国情的、投入相对较少的优势项目上这种思维必然造就强项不强,弱项不弱的局面。最后,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是我国国家定位的必然选择。随着国力的不断增长我国被视“欧亚大陆新政治地图上主要和积极的地缘战略棋手”[4]。然而通过北京奥运从成功申办到举办“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罗格语)就能实现一个国家的蜕变与强国的崛起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国经济的重心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带有污染的加工制造等低产值的产业为主,部分增长是依靠的人口福利。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是我国当前定位的必然选择。我国竞技体育在发展困境面前也是依靠丰富的人力资源以低成材率为代价,谋取金牌的优势地位。在体育产业发展上也是借助人力资源优势,利用人海战术,用极高的淘汰率换取少数人的成功。

  大国理念下竞技体育发展方向的重塑

  现代国民的培养是发展竞技体育的重要目的之一目的决定方向,培养具有高素质人才既是竞技体育的发展目的也是发展的方向。当前世界竞争激烈,关系错综复杂。国民素质直接决定了国家竞争力。竞技体育在培养国民素质方面有着显著作用,首先,竞技体育可以有效提高运动素质,运动素质的提高对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军队战斗力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其次,在培养与强化国民竞争意识方面有着独特价值,不断超越是竞技体育核心价值之所在,是人性张力的直接体现,对于孕育社会精神,培养大国国民气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最后,在运动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参政与民主意识。这些都是当代国民不可或缺的基本品质,也是大国心态下发展竞技体育的目的与方向。大国责任与度量下竞技体育发展多元化态势大国角色定位中不仅要有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硬实力,而且国民要有与之相应的不卑不亢、按原则、讲理性的健康的大国心态。无论是竞技体育、休闲体育还是学校体育等都离不开人这一主体,我们应该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予以发扬。金牌固然重要但是应弱化金牌关注度。随着人们需求多样化发展趋势,竞技体育必将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反而言之,随着生命力强的项目的普及,人数的增长,群众基础的不断增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必然呈现越来越好的趋势。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即使脱离国家队的支撑,同样可以诞生更多的运动明星。用自信的态度,坦诚接受自己的不足,充分借鉴其他众多发达国家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才是对现代社会的积极融入,所以由此可见,大国视野下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结合及项目发展多元化趋势是必然趋势。体育发展的多元化还涉及一些非奥运项目的发展问题。华夏五千年,中华民族孕育了大量的民族体育。然而,不可否认在竞技体育的金牌战略压榨下生存空间日益狭隘。无论是政策、资金还是舆论宣传都侧重于世界流行的项目。大国心态之下的民间体育则更体现“人文关怀”——适合什么地方发展就在什么地方发展,喜欢何种项目就发展何种项目。不用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与舆论。只有自信的面对才能孕育健康的体育观、价值观。用客观、理性的态度分析事物发展是体现大国风范的重要标志。3.3大国理念下竞技体育“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转化与互溶集中资源,选择优势项目力争在点上的突破是弱国办体育的战术选择,也是弱国办大事的必选之计。却不应该成为未来体育发展必须的、唯一的选项。站在历史角度来看,普及与提高才是正道。当前,我国很多职业队伍都聘请外教,欲以学习本项目当前世界流行的先进经验。然而,很多队伍引援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只注重对技术或者战术的理解与接纳,而对其精神层面的理解仍难领悟,或者说文化交融出现错位导致失败。聘请外教固然是形式上的开放,是对世界文化的接纳,然而精神层面的领悟才是我们学习的本意。客观的说,技术规范各国相同,而不同国家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其原因很多就是精神文化层面上没有与本项目深度切合。执教国外队伍本身就是宣扬自身文化的一个途径。郎平执教美国队取得历史性的成就。由此就是对我国女排精神的发扬与传承。民族不意味着狭隘与独享,民族的东西要敢于拿出去,这样才是大国民心态。大国心态不应将某种项目简单的归为民族的或西方的,并带有偏见的看待西方体育或者东方体育。无论何种项目只要融入到本国,且很好的融入于本民族的文化之中就不应视之为外来的,因为已经被民族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反过来说,“世界的就是民族的”也不无道理。因为世界文化在融入不同民族的过程中必然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只有成熟的民族心态才能不被短视行为所局限。而这种心态的培养正是竞技体育孕育国民素质的目的之所在,才是我国发展体育的本意之所在。

  竞技体育前景篇2

  关键词:小康社会;社会体育

  1 引言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提出的关于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报告中提出,在未来二十年,“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服务体系”,以“明显改善全民族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社会体育事业必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目标旨在分析和研究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路径,文章将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提升,剖析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视野发展中面临的调整或改革。

  2  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路向

  4.1竞技体育资金来源由单极到多极,由国家包办向社会、集体和个人全面开花

  竞技体育的资金在传统的“举国体制”下,由国家全部包办,1993年在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改革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过分依赖国家和主要依赖行政手段办体育的高度集中的体育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育制度和良性循环的运行体制,形成国家办和与社会办相结合的格局”。近年来,我国社会体育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调查研究,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上来。体育行政部门从“办体育”向“管体育”转变,发挥领导、协调、监督和服务的作用。这标志着政府体育行政机构弱化了微观管理制度职能,给社会体育组织以更大的活动权,调动了社会各方面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在政策上对社会体育给予扶持并逐步将福利型体育转变成消费型体育。目前,各行业大都以一定的形式成立体育协会,“行业办体育”己成趋势,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互动开辟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

  4.2运动员竞技体育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转变——由为国家到为国、为集体和个人的综合化

  以前的运动员大多以为国争光为崇高目标,忘我训练,无怨无悔,一切为了祖国,“自我融入大我”,价值观念较单一,以国家利益为第一,很少考虑个人的得与失,随着西方价值观的传播和我国意识形式的转变,体育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运动员对于巨大的投入和付出,不再仅仅是那么单纯地为国家,也考虑个人的发展和经济收入以及自身未来的前途等方面的因素。所以在训练运动员时,同时也要从多种途径去引导运动员为国家,及个人前途结合教育,以最大地激发其身体的潜能和安心训练出好成绩。不能再以单一的为国家而奋斗的唯一模式去鼓励运动员,而应该运用多种途径和多元化的手段来培养运动员,在挖掘其竞技潜力的同时,千方百计提高其综合素质,为其退役后的自身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避免“全国冠军沦为洗澡工”的现象发生。

  4.3组织训练机构由三级或四级训练网的人才培养模式向高校、个人、组织结合转换

  传统的训练体制为中国的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成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催生和暴露出许多问题,传统的地区级(或多一级县级)、省级、部级的训练网,运动员随成绩的递升而向高层训练网迈进,也存在着许多的不适应时展势态。其他单位或集体,甚至是个人也可以成为竞技体育事业的有力支持者,高校就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竞技体育事业的主战场。高校有优秀的高科技条件场所,高职称和高学历的高级知识分子群体,又有很多一部分骨干教师有丰富的训练经验,没有发展这一块就造成了高校的资源浪费。

  目前,要做好竞技训练体制的过渡,而又要避免大幅度或革命式的转型伤及我国竞技运动在国际上的地位,竞技体育训练体制在效仿和借鉴国外优秀经验的同时,又要考虑到我国的国情。主要应该做事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给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力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二是要努力扩大竞技体育的社会基础,推动竞技体育的社会化、职业化进程。要引导有条件的高校和企业承担国家任务,兴办高水平运动队或规范组建职业体育俱乐部。要鼓励社会发展以满足市场为导向的职业体育和商业体育,为后奥运朝代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奠定组织和制度基础。丁俊辉模式和清华跳水队模式将成为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三是要探索集约化发展道路,通过大力发体育科学技术,提高人才培养的成功率,把必须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减到最低,防范大规模备战的后遗症,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3  小结

  竞技体育资金来源由单极到多极,由国家包办向社会、集体和个人全面开花,运动员竞技体育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组织训练人才培养模式向高校、个人、组织结合转换。

  4  参考文献

  [1]武笑玲,马美荣,高茂章,丁建岭,胡玲洁.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9).

  [2]于文谦,任兵.中国社会体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9).

  竞技体育前景篇3

  【关键词】中美竞技体育体制;形成背景;比较

  1中美政治经济特点对竞技体育的影响的比较

  中国在1949年建国以后一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体制是一种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就是以世界大赛的冠军(特别是奥运会)为最高目标,统一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来夺取比赛成绩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这一时期的竞技体育,几乎代替了整个体育的内容,为赶超型发展阶段。举国体制和计划经济的相似性,是经济体制影响竞技体育的体现。1978年后我过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竞技体育也逐渐向市场经济的方向改变。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和两党制的政党制度,是典型的分权制国家,三权分立是美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原则。在竞技体育上,美国奥委会、美国单项体育联合会、美国大学生联合会三个组织构成,三个组织各有一定的权力,相互之间又互相制约,这和美国的政治结构颇为相似。三权分立的管理体制在竞技体育事业中体现出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2中美文化特点对竞技体育的影响的比较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属于多元文化,形成了提倡竞争,注重个人奋斗,勤奋务实和平等的精神,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文化个性不断得到完善和强化,美国的价值核心是个人主义、价值追求是个人利益,审美观是外形的健与美。中国起源于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农耕社会,价值核心是集体主义,价值追求讲究“中庸”,道义。审美观是内在美。

  3中美两国竞技体育发展动因

  美国竞技体育来源于群众体育,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本身对于体育的诉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产生,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市场化的不断完善,竞技体育表演服务成为了一种商品,职业竞技体育开始出现。职业竞技体育和学校竞技体育是美国竞技体育的两大组成部分。美国的文化传统促使了群众关注竞争,关注体育,国家和社会组织是为了满足人民的体育需要,体育的发展动力是自下而上的,是和西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相适应的。

  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动因来源于政治的需要,带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建国之初,我国的政治体制刚刚建设,国际地位地下,急需改变中国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竞技体育由于其量化的速度、理想的角逐和国际性比赛的世界平台,使竞技体育成为我国展现民族精神的窗口。而这一时期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发展已经相对成熟西方竞技体育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我国的竞技体育要想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实现赶超型发展。社会历史和政治色彩的影响,导致了中国竞技体育“为国争光”的基本性质和走向。

  4中美竞技体育体制形成背景的比较

  美国的竞技体育发展起源于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之中,美国政府几乎不直接给竞技体育拨款,竞技体育也没有专门的政府机构管理,这种情况下,美国竞技体育依然世界领先,这和美国竞技体育的高度职业化、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运作是分不开的,美国体育产业是美国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美国竞技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市场运作和其他社会经济活动建立了互惠互利的关系。可以说,美国的资本主义和大工业生产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的竞技体育产生有着浓厚的政治因素,由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我国竞技体育肩负了更加浓厚的政治色彩,竞技体育的发展是在西方竞技体育强大的冲击下发生变迁的,其动力是来自于民族的自强意识。

  显而易见,美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进程是由于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而引起的,它更具有自然发展状态下的和谐性,它的每一个历史的发展都是前一阶段社会文化系统中已经具备的潜能的进一步发挥,即使它的偶然性变化也包含着某些必然性的因素,因而我们认为它是一种顺向性的发展过程[2]。而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进程,其原因并不仅仅在其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即使这种内部的矛盾运动,而是由于西方文化和竞技体育的撞击而大大强化的。它更依赖于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西方竞技体育在中国土地上的传播、渗透所提供的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竞技体育前景篇4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功能形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准确、客观地评价我国竞技体育的地位及作用提供参考。文章指出,传统文化、现代体育理论和现代竞技体育实践是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功能形成的主要因素。

  竞技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国家在人力、财力、物力和政策上向刻顷斜,使我国竞技体育得到了优先发展。在第27届奥运会上,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以优异成绩又印证了这一现实。竞技体育在我国得以优先发展,不仅是因为它具有健身、娱乐、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更主要的是它对外能扬国威、显国力,对内能聚人心、顺民意的社会功能。

  1 我国竞技体育的社会功能

  1.1振奋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与竞技体育最直接的联结方式就是宣扬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运动员都是以国家为单位参加国际竞赛活动的,因此,他们的成败胜负就有着特殊的社会涵义。

  1.2提高国家地位,显示国家制度优越性

  当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出现,或者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时,体育的这种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前苏联有人直言不讳地宣称:“我们运动员的胜利……是苏维埃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国家腐朽文化的表现。"1972年美国在奥运会上惨败之后,美国舆论大声疾呼,于是,建立美国冬季、夏季奥运会永久性训练基地的计划开始实施。

  2 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功能形成的因素

  2.1传统文化方面

  在亚洲的黄河流域,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我国发展了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个性。这种文化个性形成了中华民族自然质朴、绵延世泽、热爱土地、理解感情、尚人伦、尊祖宗、重道德、尚礼教的民族品格和精神。这些文化特质渗透到体育中来,形成了中国体育运动特殊的品格和气质,使具有宗法特点的中国古代竞技体育非常重视竞技运动的社会价值。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竞技体育的国家之一,在古代奥林匹克兴起的同时,中国出现了像礼射这样的竞技运动,大约在一千三百年前盛唐时期,中国的竞技运动曾经达到世界的巅峰。但是中国的古代竞技运动,从一产生就蒙上了中国宗法文化的色彩,统治者把体育作为一种治理国家、维护社会政治、加强民族团结的工具,这和中国宗法文化中强调国家统一、安定的思想十分有关。于是,在中国体育运动中,竞技运动自始至终处在“手段论”的阶段,而难以进人“目的论”的阶段。

  2.2现代体育理论方面

  众所周知,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建国初期,我们引进的是前苏联的体育理论,它对新中国初期体育的发展、体育功能的界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我们有着与前苏联相近的政治、经济、教育和体育体制。前苏联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动用国家机器,建立了独立而庞大的竞技体育体系,投人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把竞技运动当作体现国家优越性和提高其国际威望的重要手段。30年代后,共产党的口号就是要求苏联运动员打破资产阶级国家的竞技运动纪录。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奥运会从参加人数、项目设置以及竞技水平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增加和提高,各个参赛国都竭力选派最多的运动员参加最多的项目,以求在这个充分展现国际力量分配的舞台上占取一席之地。奥运会成了战后各国在经济、政治、外交乃至文化等方面的又一战场,特别是冷战期间,两大政治阵营都把奥运赛场当作施展自己政治与外交策略的一个重要阵地,把是否参加奥运会、参加人数以及名次排列等都看作各国政治和外交上的重要祛码,这样,原本只是为了强身健体的体育比赛,就逐渐变为技术上的竞争和政治上的较量。

  建国初期对苏联体育理论的学习和借鉴,使新中国的竞技体育从一开始就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在苏联体育理论的基础上,我国从60年代开始建设自己的体育理论,但处在这个交流与合作日趋密切的国际大舞台上,国际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在竞技体育社会地位被提高的国际背景影响下,我国竞技体育的社会功能也得到加强,竞技运动被作为获得国家威望的一种手段。

  2.3现代中国体育实践面

  建国初期,为贯彻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指示,我们的针政策是“增强人民体质,为劳动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当时我国人民刚从旧中国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虽已建国但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国际上要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内要进行建设。全国人民在经济非常落后的情况下,要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完成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重任,必须突出群众体育,这时我国的竞技体育也只是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交往中有所体现,但它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增进新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打破帝国主义的国际封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国际奥委会在1979年11月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地位。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提高水平,为国争光”的指示。1984年中国首次重返奥运会,就取得金牌巧枚(名列第四位的优异成绩,这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威望使全国人民的自尊心、自豪感得到了加强。

  进人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我国政局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又成功地举办了第11届亚运会,在国际上的体育地位空前提高。江泽民总书记从国情实际出发,提出“发展体育,振兴中华”的指示。这一指示实质是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提出的,是为发挥体育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中的作用服务的。它不但全面概括了体育的多功能,同时把体育作为振兴中华,提高国际地位的主要手段,竞技体育的社会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竞技体育前景篇5

  一、媒介融合时代体育新闻传播特点分析

  1.1竞技体育的兴起

  竞技体育一直都是体育媒体关注的核心,以紧张激烈、充满悬念的场景吸引着受众的关注,纵观现阶段的体育媒体,无一不将竞技体育新闻作为报道的重点。以电视媒介为例,可以将体育竞技的过程、对抗场面清晰形象的展示出来,竞技体育赛事已经成为电视转播的重点,从各类付费体育频道的兴起也可以看出竞技体育的地位。此外,在电子竞技的兴起下,体育新闻中也开始出现关于电子竞技的内容,在未来阶段下,体育新闻的内容也会不断的丰富,无论是外延还是内涵,都会更加充实。

  1.2娱乐化倾向

  虽然体育新闻的受众是固定的,但是众多体育节目还是希望用新颖的方式来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在当前社会,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加上各个体育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表现出深刻的商业化特征,在这一背景下,娱乐化倾向也成为了体育新闻的发展新趋势。从本质上而言,体育就是娱乐,体育精神与娱乐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一致的,现阶段的体育新闻与国家荣辱间的联系越来越少,反而成为人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娱乐模式。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1.3内容更加丰富

  在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下,社会大众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多元,新闻媒介受众差异也越来越大,在一般的家庭中,电视依然是人们的主要选择,而年轻人则更加青睐于网络等新媒体,媒体之间的竞争开始加剧,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赢得一席之地,各个媒体都应用了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利用丰富的内容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体育直播节目中,各个媒体也开始推广在线提问、现场连接、视频交流的模式,给受众带来了多元化的体验。

  二、媒介融合模式下体育新闻的传播趋势

  2.1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体育新闻传播模式的发展印证了科技的变革,在新媒体融合模式下,网络技术得到了普及性应用,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层出不穷,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丰富了体育新闻的传播模式,提高了新闻的传播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体育新闻的报道深度与报道广度。从某种层面而言,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在受众与体育新闻之间搭建起了桥梁,观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可以随时参与互动,并利用微博、微信等沟通工具来传递信息,让体育新闻表现出了多元化特征。

  2.2传播渠道的创新

  美国著名的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曾经提出关于“补偿性媒介”的概念,他认为,任何媒介的演进都是基于受众的理性选择,是对传统媒介的补偿或者补救。随着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产品的推广,受众花费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体育新闻的报道也实现了“社交化”,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利用社交媒体来关注体育赛事。社交媒体既完善了传统的主流媒体,也影响着体育新闻的传播,以CCTV5为例,就以“5+”的品牌定位来创新新闻报道方式,打造出了集齐PC端、手机、巴士、飞机、PAD、IPTV、户外大屏的跨平台体育赛事直播体验,满足了受众的互动需求。

  2.3体育传播理念的转向

  现代社会的商业竞争原来越激烈,体育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也意识到,体育传播过程的核心是受众。传播者不再位于权威地位,而应该以信息的采集者、制作者和者的形式出现,体现出一种与受众平等的地位,而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已经实现了自主选择。同时,体育传播的模式也在逐渐被打破,传统的从“传播者到受众”的形式已经体现出了与时代的不适应,网络和新技术的发展下,以受众为中心,关注受众的意见和看法,重视受众的需求,一个新的传播模式逐渐形成,现代传媒开始以“受众为中心”,围绕着受众进行体育传播。

  竞技体育前景篇6

  1.1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单纯的体育锻炼是一件非常乏味的身体活动,在久而久之的练习中,容易使学生对此项活动产生心理上的厌倦。而竞技运动由游戏演化而来,由于其本身“竞技机制”的存在和其“乐趣”的本质,而吸引着众多群体的积极参与。从游戏的角度来讲,竞技运动是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经常充满着游戏的本质———“乐趣”,这种“乐趣”本质为学生积极参与提供了心理基础。当竞技运动手段运用于体育锻炼时,即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时,竞技运动的这种“乐趣”本质便为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创造了一种基于兴趣的娱乐性情景。在排球教学过程中对此领悟颇深:虽然对于对照班的学生进行了知识、技术、技能的系统化教学,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他们有一种“为学而学”的心理,体育锻炼效果一般;而对于实验班的学生采取的是游戏型教学和竞赛型教学相结合的上课方式,在这种教学过程中,由于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娱乐性的情景,学生不再是“为学而学”,而是由一种发自内心的动机或者是“自己想试试”的心理去接触排球这一运动。自然而然地,后者由于在娱乐性情景中学生积极性的存在,学习过程中接受速度不但快,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锻炼身体。由此可见,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这种娱乐性情景来改革现代体育教学值得我们研究。

  1.2能够有效纠正学生竞争弱化的心态传统教育偏重于理性教育,曾经“弱化”过我们民族的竞争性。而竞技运动通过突破极限负荷的、艰苦的训练去竞争、拼搏、取胜,可以继承和强化个体争强好胜的本性,强化个体那种竞争性极强的心理和行为。体育教学中,竞技运动对于合理保存和提高学生的竞争的非理性素质,纠正学生竞争“弱化”的心理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由于学生好胜心的存在,使得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为展示自身的体能与技巧,往往更趋向于那些竞争性的因素,而这些因素更多的存在于竞技运动项目之中。当竞技运动项目中的这些因素深入到体育锻炼中时,也就是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时,便可以满足学生体育参与的这一需求。需求是学生从事某项活动的内部动因,体育参与需求是激励学生进行体育参与的原始动力。体育参与需求有助于积极体育态度的形成。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如果运用了竞技手段中的加工、改造过的竞技因素,则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体育参与。例如,为了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速度,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单纯的200×4跑,第二种方案是将学生分为两组,以接力的形式进行比赛。实验结果表明,后者由于竞争性因素的存在,能满足学生的好胜心,更有利于学生积极的体育参与。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竞技手段竞争性因素的过程中,要控制运动的好量与强度,以便更好地达到体育强身健体的目的。

  1.3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正是由于竞争的存在,才使得社会不断发展,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竞争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然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的不正当竞争现象却屡见不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纠脚石。竞技运动是一种奥林匹克精神下的身体运动,倡导的是奥林匹克的公平性宗旨。公平竞争,实质是奥林匹克运动对社会产生积极教育影响的精髓,运动员只有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才能对社会产生教育作用。竞技运动是在一定条件控制下,在统一规则限制下的竞争,因此比世界上的其他竞争更为公平、合理,这种公平和合理被世界人民所公认,也被世界人民所接受。在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这一过程中,可以利用竞技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批判世俗的不正当竞争手段。通过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公平性竞争环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公平不是平均主义,而是机会上的均等———大家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有真才实学才能在竞争中取胜,通过不正当竞争而获取的胜利是暂时的。由此可见,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运用对于学生公平竞争意识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4能够有效宣泄学生紧张情感的压抑竞技运动能消除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紧张和不安,能宣泄压抑的情感,这是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人指出来的。这个特点是竞技运动在心理方面具有一定效果的特点,是竞技运动被用来活跃日常生活和治疗精神疾患而发挥作用的特点。当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时,学生平时紧张学习的压力,生活的烦躁,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缓解和宣泄,使学生有一个心理上的平衡。教学实践结合调查证实:实验班的学生生活作息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对于学业、事业有压力,更有动力。对于学业、就业的竞争,他们不是烦躁、不是垂头丧气,而是信心十足。可见,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在解除学生紧张的心情,宣泄压抑的情感,调节生活作息的节奏方面亦有积极的作用。

  1.5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运用使得学生在进行身体锻炼、增强体质的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和意志努力。由于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这一过程中含有竞技手段的因素,竞技手段本身在某种程度上的意义就是挑战极限,所以,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使得体育参与者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要克服很多的挫折和心理障碍,并为达到某一目标而付出意志努力。例如,在发展学生下肢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的时候,可以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单纯的200米×4跑,第二种方案是200米×2跑,在200米途中设立3—5个障碍物。实验结果表明,第二种方案要好于第一种,第二种方案中,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当跑完后学生脸上经常流露的是一种克服挫折与障碍后的成就感。第二种方案中,学生不仅达到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还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意志努力。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这一过程当中,要密切观察学生的身心状态,因为体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挑战极限,而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1.6能够有效开发学生应付万变的智力体育运动智力通常是指学生把握时机的能力,即根据瞬息万变的环境迅速调整策略并及时采取应变措施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完美体现往往是在竞技运动集体项目之中,而当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运用于集体体育项目经常化时,久而久之便培养了学生的这种体育智力。实验表明,竞技运动手段化经常化的集体中的学生在球类体育项目健身过程当中,对复杂场面问题(例如:看到了什么?有几个人?各自移动的方向?球的位置,可能的落点范围?谁传的球,下一个传给谁?预测防守方、进攻方,紧接着采取何中战术等等)的判断、回答明显好于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不经常化的集体成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综合判断能力、反应能力会有极大的改善和提高。由此可见,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对于体育智力开发有积极的作用。

  2结论与建议

  竞技体育前景篇7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也走进了学生的视野和课堂教学之中。机器人技术综合了信息技术、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理论、传感技术等前沿科技,备受各国科研与教育界关注,相继出现了一系列机器人设计大赛。而通过训练与参赛也的确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提升了师生的综合素质。在全国中小学生机器人大赛风生水起之际,我刊特别组织到了广州市白云区的教师撰写了5篇机器人教学与参赛论文,介绍其经验,推广其成果。同时,我们也热诚欢迎更多教师参与此热点问题的探讨与交流。

  机器人给我们的感觉是它只出现在科幻小说和电影里,而且总是集各种高尖科技于一身,无论是成人还是孩童,都对它充满想象和兴趣。机器人问世已有几十年,但是科技界因为其发展速度快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统一的定义,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的智慧更使机器人的内容与内涵不断充实与创新[1]。伴随人工智能的研究发展,人类对机器人的期待和创造更多地从小说和电影走向我们的现实生活。因智能机器人的创造与制作对青少年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培养具有独特影响,近年来机器人教育也进入到教育领域中来。

  一、亦远亦近—机器人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外的机器人教育一直是教育的热点,发达国家普遍高度重视机器人学科教育对高科技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其中,美国号称“现代机器人故乡”。自1992年开始,美国政府有关部门在全国高中生中推行“感知和认知移动机器人”计划,高中生可免费获得一套70公斤重的零件,自行组装成遥控机器人,然后可参加有关比赛。1994年,麻省理工学院(MIT)设立了设计和建造LEGO机器人课程,目的是提高工程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和创造能力,并开发了各种教学工具,通过与积木玩具商乐高公司紧密合作,开发出可编程的乐高玩具,帮孩子们学会在数字时代进行设计活动[2]。

  日本机器人发展虽然比美国晚10年,但是也非常重视机器人教育和机器人文化。在日本,每所大学都有高水平的机器人研究和教学内容,每年定期举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机器人设计和制作大赛,既有国际性高水平比赛,也有社区性中小学生参加的比赛[2]。

  机器人国际赛开始于1995年,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机器人竞赛包括机器人足球、机器人灭火、机器人迷宫等,我国也有代表队参赛。

  近年来,我国的机器人教育在计算机领域专家的大力推动下有了很大的发展,第八轮课程改革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立了“人工智能初步”选修模块,迈出了我国高中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第一步,这也意味着我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在大众化、普及化层面上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3]。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的开展,促使各地方政府关注机器人教育,并组织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教师开展了小众性的培训辅导活动,一小部分实验学校还将机器人普及教育纳入信息技术课程中,如北京景山学校[3]。这些机器人教育先行者的研究实践所形成的机器人文化,无论是对机器人教育走近中小学生,还是对我国的机器人教育研究都有积极的意义。

  机器人套件的售价昂贵及其更新速度快成为机器人教育普及的拦路石,机器人赛事几乎成为名校代表队的独欢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大多未能触摸到这仿佛不是太遥远而又离他们学习很远的东西。

  虚拟机器人又称软件机器人,是由用户基于虚拟机器人软件平台编制程序产生的机器人源文件,可在仿真环境下运行形成虚拟仿真功能。虚拟机器人的设计与出现,使机器人教育分成了实体机器人和虚拟机器人两类[4]。虚拟机器人软件最早出现在国外,2000年,世界RoboCup机器人足球赛的仿真组比赛就采用了虚拟机器人软件。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几款自行研制开发的虚拟机器人软件,比较常见的有中鸣公司的AI—RCJ虚拟机器人足球软件、纳英特公司的3D仿真机器人软件、南方数码公司的高仿虚拟机器人软件等。这些软件在不同地方被不同行政主管部门引入中小学生教育竞赛项目中,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中小学校师生与机器人教育的距离[5]。

  二、竞赛新宠—3D仿真虚拟机器人竞赛开展

  踢开了实体机器人套件的价格阻石,虚拟机器人软件平台及虚拟机器人竞赛仿似“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直无奈地对各级实体机器人竞赛进行选择性忽略的我们,终于等来了学习钻研、培训辅导的参与机会。

  竞技体育前景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导向;素质教育;层次分析;评价机制

  新世纪以来,高职教育不断改革,当前,“以就业为导向”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2010-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以就业为导向”是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当前,很多高等职业学院过分强调高职教育的就业功能,过多地看重就业率,尤其是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上,这就造成了高职教育出现了教育功利化的倾向。这样做明显是违背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要求。因此,高职教育如何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引下实施素质教育,逐渐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我们高职教育研究者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就业导向背景下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

  (一)正确理解“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

  新世纪以来,高职教育改革屡屡强调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这是近年来高职教育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那么,“以就业为导向”的真正内涵到底是什么呢?在实践中,“以就业为导向”的做法并没有在高职中很好地落实,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有的院校忽略完整知识体系的建立;有的院校片面夸大高职教育的功能;有的院校⒍ジ谑迪氨涑杉虻ブ馗蠢投,这都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的提升。因此,有必要阐释“以就业为导向”的真正内涵。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就业情况不太理想,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不能完全挂钩,社会仍然紧缺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截至2015年,我国共有普通高校2845所,在校学生2610万人;其中高职院校1334所,高职(专科)在校学生1390万人。高职院校已名副其实地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在就业方面并不乐观。

  “以就业为导向”首先要解决定位的问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在于普通高校毕业生并不掌握社会急需的技能,高职院校以此为突破口,可以全面提高就业率。高等职业教育要定位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要求高职院校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的需求不断地、及时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倡导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培养市场急需的、适销对路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就业为导向背景下高职院校不仅仅要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率,还要注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以及培养计划的实施情况。

  由此可见,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第一是要在人才定位方面,高职院校要把握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熟悉培养专业的行业状况,了解社会所需和职位所需,把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第二是要加强调研,在本院校的专业设置方面,及时主动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来准确地把握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调整和优化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第三是关于人才特色方面,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进与改革本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型人才特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就业导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

  如何解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难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职教育必须面对的挑战。“以就业为导向”与“素质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以就业为导向”要求高职院校更加主动服务区域性经济建设和行业经济发展,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人才需求的变化与趋势。“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以就业为导向”和“素质教育”的角度不同,但目的一致,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也都是为了增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以就业为导向”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战略问题,而“以就业为导向”是提高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其重要战术,因此,两者是战略与战术的关系。首先,“以就业为导向”必须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只有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其次,“以就业为导向”更需着眼于学生的就业质量,培养学生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关键能力为重点的职业能力,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以就业为导向”要更关注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提高高职毕业生职业转换能力。

  二、就业导向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就业导向背景下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必须要创新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

  首先,在就业导向背景下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应不断培养学生的以专业技术为重点的专业能力、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关键能力为重点的职业能力、以体质心态为重点的身心素质四大教学重点,从课堂教学、实践训练、素质拓展着手。

  其次,要构建就业导向背景下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是“素质本位”,学校的教学都必须服务于学生的素质提高,有效整合理论教学、实践训练、素质拓展三大环节,强化专业能力训练,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注重提升关键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的“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准确把握学生素质发展需求,结合专业实际和专业发展前景,深入进行职业岗位分析,听取行业专家的意见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广泛开展调研活动,确定学生素质发展需求。

  (二)就业导向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素质教育既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也注重实际操作训练,必须把课内教学、实践训练、素质拓展统一协调安排,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总体来看,就业导向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要重点构建四大体系:

  第一,构建就业导向背景下学生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方面要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原则,正确处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关系,积极开发综合性课程。

  第二,构建就业导向背景下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体系。实践体系是指在实践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将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相结合,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提升学生的就业素质。

  第三,构建就业导向背景下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体系。素质拓展活动是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以外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素质拓展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积极推进素质拓展活动品牌化。

  第四,高职院校必须构建起有效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学生增强职业意识,熟练掌握就业创业技巧,从而提升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竞争力。

  (三)就业导向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机制保证

  首先,要大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主导是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重要前提。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地发挥,企业的积极性还不够高,在实践活动方面也缺乏专项的资金支持。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其次,要完善就业导向背景下的管理工作机制。这个层面要求高职院校的领导必须要重视素质教育,应建立起就业导向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工作机制,从机构上联成一个整体,把教学、实践和素质拓展统一安排,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网络体系。

  最后,建好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就业导向背景下的素质教育需要优秀的师资队伍来实施,教师要了解专业及其对应岗位群的发展趋势,在知识传授、实践训练中自觉落实素质教育方针,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积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行为养成、创新能力。

  三、建立就业导向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一)建立就业导向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首先,就业导向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要求高职院校建立有效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素质教育实施途径既有课堂教学,也有实践训练,其效果也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通过评价来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用人单位需要准确评判学生素质状况。通过有效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可以客观公正地记录学生的成长经历,为用人单位提供参考。

  (二)就业导向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培养体系的评价

  首先,教育系统内部的评价。在教育系统内部,评价来源于三种方式:第一是教育机构的评价。该评价属于高权威的评价,所以应该设立专门的评价标准,定期对高职院校进行评估。第二是学校的自我评价。学校的自我评价针对素质教育影响因素和环节进行,由学校对职能部门、教师等进行考核,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第三是学生的评价。学校应听取学生的评价,强化细节,不断改进与完善实施环节,不断优化、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教育系统以外的评价。校外的评价主要来源于两种渠道:第一是学生家庭的评价。家长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对其综合素质的变化体会更深,也最了解学生在校的真实感受。第二是用人单位的评价。高职院校通过对用人单位进行访谈,可以对学校素质教育培养体系的成果有更直观的了解,可以说,用人挝坏钠兰鄹客观、更独到,所以高职院校要多与用人单位进行合作。

  (三)就业导向背景下的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评价

  竞技体育前景篇9

  关键词:物流;教育;课程设置;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After analyzing the present state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circumstance, the paper point out that some problems are existing on the fields of curriculum, talent cultivation objective orientation and training. At last, the author have a discuss on how to re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gives out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logistics management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

  Key words: logistics; education; curriculum; ability training

  1 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及专科层次的办学情况

  我国的物流产业将会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迅速增长,未来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基于这种预期,近年来物流管理专业蓬勃发展。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自主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仅有几所,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特设了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专业,截止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办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有近360所,其中开办博士研究生层次的高校有12所,开办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层次的高校有20多所,专、本科层次的高校各占一半左右,至于在其他专业下面把物流管理作为专业方向的高校更是数不胜数。也就是说,全国一千多所高校里,几乎有四分之一的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并且有很多高校还在申办物流专业。

  从专业发展背景来看,我国目前开办物流管理专科教育的高校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具有交通运输等工科行业背景的高校,比如航运、公路、铁路、民航等专科及高职院校,这些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大多是在交通运输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是具有物资管理、贸易流通类专业背景的高校,比如原物资部、商业部所属的部分高校,这些高校的物流专业基本是在原物资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是具有电子信息行业背景的高校,比如部分邮电类高校,这些高校更偏重于电子商务基础上的物流专业教育;四是没有任何与物流主体功能相关行业背景的高校,以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为基础而开办的。

  2 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生就业分析

  2.1 行业背景不同的高校,学生就业差异较大

  正如前面分析,开办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分为以上几个类型,各自有不同的行业背景。反映在学生就业方面,出现了不同行业背景的高校学生就业差异较大的局面,比如,具有海运或水运行业背景的高校,在港口、货代、船代等部门就业具有明显优势,而具有铁路行业背景高校的毕业生,在铁路及相关部门就业具有明显优势。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一方面是该类高校与以前的办学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该类学校的教学始终围绕着行业背景而展开,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所以毕业生受本行业企业的欢迎。而没有行业背景的高校,学生就业的单位较为繁杂,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甚至在专业外就业。

  2.2 就业数量较高,就业质量偏低

  由于物流行业发展较快,物流人才缺口较大,因此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相比较好,基本都可以在本行业或其他行业的相关岗位内找到工作。但与之对应的就业质量则较低,比如工作环境、工作报酬、劳动保护和劳动关系等方面明显较差,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大学生就业整体环境的影响外,和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也密不可分,行业发展的低端,造成低端岗位成为吸纳毕业生的主体。

  2.3 学生就业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别

  由于物流产业在不同的地域发展程度不一,产业规模差异较大,因此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在地域上存在明显差别。对不同地域的多所高校和物流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明显随区域变化而变化:沿海港口城市对物流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较大,而内地需求较小;而内地经济总量越大的区域,物流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较大,经济总量小的区域,物流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则少。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显然是由于物流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行业特点而造成的。

  3 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专业课程设置缺乏核心竞争力

  由于物流的功能较多,物流产业本身又包含很多不同的业态,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涉及管理、经济、工程技术等许多方面,涉及面很宽。目前在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设置上,除具有行业背景的高校有意识地重点开设具有行业特色的课程以外,现在大多数高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大杂烩”型,就是从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的课程里抽出与物流相关的课程组成物流专业的专业课,课程内容与其他专业严重重复,缺乏反映本专业核心竞争力的课程,或者虽有该类课程,但课程内容空泛,不够深入,无法体现本专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3.2 课程内容过于宏观,微观研究不足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教材理论性偏强,基本都是一些空洞的对物流活动的“意义”、“分类”、“原则”、“特点”的简单概括,类似于科普读物,内容过于宏观和常识化、理论化、感性化。为数不多的反映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课程却需要良好的数理分析能力,而多数高校物流管理类专业学生在高中阶段以文科为学习背景,识记能力偏强,而定量分析能力偏弱,因此该类课程的讲解也很难深入。另外,涉及企业层面的具体操作流程或者运作过程的内容则少之又少,没有突出企业员工层面必备能力的培养,对微观的物流运作缺乏足够的训练。

  3.3 重管理能力的培养,轻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高校招生规模连年扩大的背景下,专科层次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基本上是操作层面的岗位,因此对毕业生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而对其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并无过高要求。在能力培养上,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毕业生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管理能力,更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操作能力。而目前的专科层次物流专业教育则偏重管理能力的培养,学生谈起理论来头头是道,而对物流技术与装备等方面的内容则明显缺失,这与物流行业的需求状况明显错位。反映到现实中,就出现以下现象:企业招不到适用的毕业生,而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却充斥市场。虽然多数高校设置有物流实验室作为模拟训练场所,但仅具有认知实习的作用,与物流运作的实际状况差距很大。

  4 采取的措施

  4.1 强化反映本专业核心竞争能力课程的设置

  任何一个专业都有其特有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核心竞争力是该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主要标志。如果一个专业没有自己特有的知识体系和建立在该基础之上的核心竞争力,那么该专业就不能称为“专”业了。那么物流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物流专业是一门多重交叉学科,笔者认为其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技术和信息之上的运作管理能力。没有技术和信息支撑的物流运作管理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同样,缺乏运作管理能力的运输、配送、仓储等活动也不是现代物流业的核心能力的体现。

  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笔者建议采取“经济管理+信息管理+技术装备”的“三大模块”结构。“技术装备”是指要让学生掌握物流技术与准备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初步操作常见的物流技术装备;“信息管理”是指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物流软件的使用和维护;“经济管理”是指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定量分析和优化管理能力。“经济管理”模块目前已经十分重视,而“技术装备”和“信息管理”模块是需要加强的部分。

  4.2 围绕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确定专业课程设置

  物流管理专科层次的办学主要是以为当地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因此专业课程的课程不能想当然地设置,而是一定要找准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定位,一定要结合行业或当地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定位来设置专业课程。例如沿海港口城市的物流产业发展一般都依托于当地港口和航运业,因此当地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可以侧重国际物流,以此为核心开展专业教育,细化国际物流相关的知识体系,力争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的港口、航运方面的人才;内地商贸业发达的城市,专业课程可以侧重于配送、采购等课程,以此为核心展开专业教育,细化与配送、采购相关的知识体系,力争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的理货员、采购员等职业人才。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4.3 突出岗位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大学连年扩招的背景下,官方明确把专科教育定位“为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培养高级实用人才”,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就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是操作型人才,不是执行层次的人才,更不是决策层的人才。因此,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教育除了对学生的基本知识能力的培养外,学生的岗位工作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要,必须加大这方面的培养力度,而不能依旧偏重于理论知识。

  5 结束语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现状下,专科层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一定要以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为依托,以就业市场的现实为导向,围绕物流产业发展,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培育核心竞争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更要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管理能力,更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技术,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许恒勤,安立华. 物流专业设置于课程内容避免交叉重复的探讨[J]. 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5):113-115.

  [2] 卜蕾,边锐杰,杨霞芳. 物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物流科技,2011(5):122-123.

  [3] 马建,李晓霞,胡大伟,等. 物流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思考[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2):111-113.

  竞技体育前景篇10

  【关键词】公共外交;竞技体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D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0063-02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的增长。基于此,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公共外交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体育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起着重要作用,并与外交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故而,对公共外交中竞技体育具备的作用进行分析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我国竞技体育软资源概述

  一直以来,竞技体育是体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能够有效的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另一方面,它是增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竞技体育存在较为丰富的软资源,其主要包括名人、体育精神、体育政策、体育法规、举国体制等。这对于软实力的提升而言,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同时,竞技体育软资源的重要表现形式为教练员或运动员本身所体现出来的责任心、亲和力、爱国心、个人魅力以及技艺等。要让世界正确认识中国,把中国的真实情况,包括中国文化精神介绍出去,首先要增强中国人自己的国际沟通能力。体育对外交流正是增强中国公共外交能力的重要方式。我国政府在建国之初就已经认识到体育在外交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总体外交的一部分,中国的体育外交一直与外交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新中国所处的政治环境,使得我国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指以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而不断优化配置资源的方式、制度及运行机制的体系。在奥运会等竞技体育赛事中取得好成绩,是我国由体育大国发展成体育强国的有力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从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乒乓外交”到2008年的“奥运外交”,再到2015年北京-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我国具有公共外交性质的体育外交从未间断。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举办奥运会也成为了推动中国进一步发展崛起的重要部分。

  二、竞技体育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

  在软实力建设中,竞技体育是其重要的资源。同时,它与公共外交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公共外交深受国家实力的影响。加之,软实力是提升国家实力的重要部分。基于此,竞技体育在公共外交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公共外交中竞技体育具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公共外交提供平台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这种情况背景下,外交已成为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同时当前,竞技体育外交在对外交往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是国家既定外交总方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因具有政治色彩隐形化的优点而已成为一门机动且灵活的外交语言。同时,作为一种另类的外交手段,竞技体育已成为能够缓解外交摩擦和攻破外交壁垒的有力武器。此外,国家外交空间还可以通过竞技体育所创造的外交语境来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例如,国际奥委会拥有成员国的数量要多于联合国。通过利用奥运契机,各国政要得以对外交事宜进行商讨,且运动员之间的交往可以被看作是国家之间往来的重要表现形式。由此可知,竞技体育为公共外交提供了有利平台。

  (二)对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界限起到模糊的作用

  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是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它直接决定了一国对外交往的方法和对象。同时,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不同也是国际社会不断发生对立和纷争的重要因素。但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仅有阶级性差异,而且也有国界的区别,这都给各国之间的公共外交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竞技体育却模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界限,它通过和平的手段来推动各国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例如,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乒乓外交就体现了竞技体育能够求同存异,增进国与国之间的团结。此外,竞技体育可以以“全人类意识”的形态来出现。这不仅能进一步增强国际凝聚力,而且还促使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求同存异。同时,这还能进一步推动世界向共荣与和谐的方向发展。

  (三)有利于促进政治文化的沟通和趋同

  所谓“政治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时期内形成的一种政治态度、政治信仰以及政治情感,也是政治关系在精神领域中的一种表现。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虽然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和一致性,但是基本上所有的政治文化均有一种“是己非人”的政治倾向。因此,各民族在进行政治文化交流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冲突、排外以及偏见的现象。在本质上,世界政治文化的发展是不断沟通与交融的过程,且基本上所有的国家与民族均在不断寻求拓展政治文化交流的空间。而竞技体育既是不同文明交流的重要场所,又对不同的政治文化起到粘合的作用。同时,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之间的较量与对抗在本质上也是沟通、合作的有效形式之一。例如,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将世界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就体现了其为不同政治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提供了舞台。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竞技体育来对同质文化进行构建,并为不同政治文化体提供一种和平且软性的外向表达方式。基于此,竞技体育有利于促进政治文化的沟通和趋同,减少不同政治文明之间的摩擦与争议。

  (四)有利于促进人类价值观的融合和重铸

  目前,世界处在一个价值交杂融合与多元分立的状态。而价值观的分离与对立是导致人类沟通出现障碍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共同建立并分享一个普世价值体系已经成为各国社会的共识。而体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为人类提供交流的“通用语言”,它对人类整体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合成剂的作用。同时,它不仅增强人们对人类的认同感,而且还能增强人们对“民主”“正义”“公平”的认同感。此外,竞技体育在世界价值多元化的情景下,还为人类精神的统一提供了有利的价值取向。基于此,竞技体育有利于促进人类价值观的融合和重铸。

  (五)为政治正义的争取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对于人类而言,正义是其一种接近于本能的价值追求,且政治正义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政治正义的核心原则主要是“平等”与“自由”。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可知,政治正义主要包括为平等提供机会、为过程的公正提供保证以及实现公平的结果这三个方面。而一直以来,竞技体育都是“自由”与“平等”的象征,这暗暗契合着政治主义的要领。同时,从种族主义伊始,竞技体育便成为打破种族陈规与谋求政治正义的一种武器。例如,1904年的奥运会第一名黑人运动员踏上奥运会的赛场就体现了这一点。基于此,竞技体育为政治正义的争取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三、竞技体育软资源在公共外交实践中的现状及其向软实力转变的策略

  (一)我国竞技体育软资源在公共外交实践中的现状

  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公共外交能力虽然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因意识形态与价值理念的差异而使得其效果并不显著。同时,我国虽然具有非常丰富的竞技体育软资源,但是其在公共外交实践中的现状并不乐观,其主要表现为竞技体育中举国体制的价值没有通过公共外交完美地体现出来。当前,在总体上国际涉华舆论对我国并不有利,多少国外民众对我国仍存在扭曲的认识,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国家形象的构建和软实力的提升。故而,我国必须充分利用竞技体育软资源来大力发展公共外交,以此来增强我国正面的影响力和引导力。

  (二)我国竞技体育软资源向软实力转变的路径

  由上文可知,竞技体育对于公共外交而言,至关重要。而我国竞技体育软资源在公共外交实践中的现状并不乐观。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将软资源转变为软实力的步伐,以此来为我国公共外交建设提供必要的软实力。笔者根据相关的文献研究资料并结合多年的经验,共总结出以下几点转变路径:

  1.充分发掘和利用体育软资源

  近年来,我国竞技体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同时,竞技体育软资源也非常丰富。而只有通过充分的发掘和利用,竞技体育软资源才能够将其软实力价值真正地体现出来。但是目前,我国大量的软资源仍存在待开发的状态。因此,我国必须充分重视竞技体育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不断将新的竞技体育软资源发掘出来。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人民群众喜爱的形式来实现其真正价值。

  2.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竞技体育发展中,我国采取的是举国体制,这使得政府在竞技体育的管理和发展中均占据着主导地位,从而导致国外政府与民众的接受度不高的问题出现。而在发挥竞技体育软资源作用方面,民间主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其具有天然的亲和力而使得其在施加过程中更易被接受和认可。基于此,我国在对竞技体育软资源进行利用时,必然重视多元主体作用的发挥。

  3.实践手段是转变的保证

  要将竞技体育软资源转变为软实力,则必须采用有效的实践手段。其具体的实践手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来提高竞技体育软资源价值的消费度,并从公共外交的角度来对竞技体育软资源进行利用;同时,还应对竞技体育软资源相关的上游与下游资源进行挖掘,并不断创新实践的形式;二是,不断转变传播意识和手段,以此来增强传播的深度与广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力提升软实力已成为当前各国工作的重点和发展的必要手段。而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是采取有效途径将软资源向软实力转变。而伴随着公共外交的兴起、发展,这种途径有了新的视角,即竞技体育软资源向软实力转变。这不仅能进一步提升国内软实力的建设,而且还能将竞技体育软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有利于国家软实力不断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对竞技体育在公共外交中所具备的作用进行分析。又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必然存在不足之处。故而,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对公共外交中竞技体育具备的作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参考文献:

  [1]刘玉亮,张勤.我国竞技体育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2012(11).

  [2]马冠楠,刘桂海.竞技体育政治功能新探[J].体育文化导刊,2011(7).

  [3]陈文波.从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探讨体育国际话语权[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卓建南.竞技体育社会价值多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

  [5]邵凯,董传升.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背景下竞技体育社会价值新论――试论竞技体育的公共价值[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1).

竞技体育前景十篇

竞技体育前景十篇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